入驻团队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入驻单位 >> 入驻团队 >> 正文
智能网联汽车团队
发布时间:2023-12-13 发布者: 浏览次数:


智能网联汽车团队现有8名来自东南大学、武汉理工大学、江苏大学等知名高校的专职科研教师,其中教授4人、副教授9人,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、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1人,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对象2人,江苏省“六大人才高峰”培养对象等省部级人才8人。近五年,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(含重点项目)、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等项目70多项,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、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等部省级科研奖励10项,发表高水平论文150余篇,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40余件,授权美国专利4件,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7项,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感控一体化智能驾驶技术体系,系统搭载于比亚迪王朝、海洋、腾势等新能源系列车型,近三年装配219万套,产值约400亿元,整车销售约3400亿元,利润超679亿元,出口德国、日本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,销量全球第一。与吉利、上汽、奇瑞、南京金龙、扬州瑞控等多家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,能够提供包括智能车辆改制,自动泊车、自主代客泊车、LDWFCWLKAACCAEBL0-L3级辅助驾驶功能样机与系统级解决方案。

主要研究方向:

1.智能汽车复杂环境感知与行为识别技术

2.智能汽车高精度定位与导航技术

3.智能汽车先进动力学控制理论与方法

4.智能汽车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

5.车路协同环境下的智能汽车决策与控制技术

主要科研成果

智能网联汽车团队在国家、部省级计划支持下,创建了感控一体化新系统架构,通过融合感知和多维联动控制,突破了复杂环境感知失准、路面突变引发的模型失配和控制失稳三大国际难题,研制了场景驱动、功能协调的智能驾驶智算平台,主要性能指标国际领先,显著提升了汽车综合性能,成为公司主流车型的标配,推动了中国智造迈向全球。主要创新如下:

1)创新了汽车多传感器深度融合的目标检测方法

环境感知直接影响智能驾驶决策控制的安全性与可靠性。针对复杂工况和恶劣天气下多目标精准感知难题,创新构建了适用于异构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深度网络模型,提出了多传感器多模态数据共享特征抽取方法,发明了多模态数据交叉拼接和稠密融合技术,攻克了深度网络对异构信息属性的认知歧义难题,单车可测距离提升至150m,多目标检测性能国际领先,突破了智能驾驶功能失效的重大安全瓶颈。

2)创建了基于场景驱动的汽车动态建模技术体系

高精度动力学模型是汽车安全和稳定控制的重要基础。针对行驶工况突变导致的动力学模型失配问题,首创了场景语义与多模型相结合的汽车建模技术,发明了路面类型和附着系数联合识别方法,通过路面状态驱动轮胎模型切换,实现了车-路耦合关系的动态匹配,路面语义分割精度全球第一,轮胎建模精度较魔术公式提升5.55%,打破了感知与控制的研究边界,奠定了智能驾驶功能协调一体化联合控 制的基础。

3)研发了全工况高安全性的汽车动力学控制技术及系统

全工况安全控制是智能驾驶的核心目标。创新了车身垂向控制与整车运动的集中式优化技术,开发了基于自主高性能多核芯片的智算平台;针对大转弯、湿滑和积水等低附着甚至极限工况时汽车失稳失控的国际难题,发明了基于障碍李雅普诺夫函数的速度约束控制技术,通过安全边界最大化利用和严格稳定之间的有效协调,实现了超越人类驾驶能力的漂移控制。避撞速度上限达到65km/h,躲避障碍物最高车速达83.52km/h,车身俯仰角和角速度峰值均大幅降低,优于特斯拉和博世技术,汽车安全性和舒适性显著提升。


联系电话:0511-81882366

EMAIL:zjyjy@ujs.edu.cn

邮政编码:212009

地址:江苏省镇江市新区丁卯街道经十五路99号26栋


版权所有:镇江市江苏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